各位车友,今天咱们聊点掏心窝子的话。
五粮液砸24亿造的凯翼炫界Pro EV,车标直接用“酒杯”造型,被网友调侃“设计师怕是喝多了”,但9万出头的售价+401km续航,这车,有点意思!
可销量却“跌冒烟了”,2023年卖了7598台,市场份额不到0.1%。这波跨界操作,真香还是劝退?
1. 外观设计:酒文化符号的另类表达
争议焦点:车标V字造型被戏称为“酒杯”,贯穿式尾灯+悬浮车顶设计,辨识度直接拉满,但传统汽车用户直呼“low”。
空间妥协:轴距2632mm的紧凑型SUV,后排中间凸起高度达15cm,家庭用户吐槽“接娃放安全座椅都费劲”。
设计逻辑:五粮液试图用“酒杯”符号强化品牌关联,但汽车用户更关注机械素质,这种文化嫁接反而造成认知割裂
2. 内饰与智能化:性价比与体验的博弈
配置亮点:7英寸液晶仪表+10.25英寸中控屏、360°全景影像、无钥匙进入,基础功能齐全但车机卡顿严重,语音助手识别率不足70%。
槽点频发:方向盘塑料感强、后排空调出风口位置不合理,高温天气下后排乘客直呼“热到变形”。
行业对比:同价位比亚迪元Pro标配DiLink车机+VTOL移动电站,凯翼炫界Pro EV的智能化配置被“吊打”。
3. 动力系统:够用≠好用
纯电版:120kW电机+53.6kWh宁德电池,WLTP工况续航401km,实测高速+空调续航缩水至320km,被用户吐槽“续航虚标”。
燃油版:1.5L自吸发动机+CVT变速箱,WLTC油耗6.8L/100km,但动力响应迟滞,0-60km/h加速需12.3秒,市区通勤“肉得抠脚”。
技术短板:五粮液未掌握三电核心技术,电池包由宁德时代供应,电控系统仍依赖供应商方案,系统集成能力薄弱。
4. 品牌困境:白酒思维造车
渠道冲突:五粮液经销商网络以白酒销售为主,4S店缺乏汽车销售经验,首批车主提车等待周期长达2个月。
用户认知:35岁以上车主占比超60%,但五粮液品牌年轻化战略失效,90后用户仅占12%,远低于比亚迪的38%。
质量危机:2024年召回5700辆车辆,变速箱异响、底盘生锈问题频发,广东车主两年修车7次,集体投诉至消协。
横向对比
比亚迪元Pro:10.1英寸旋转屏+刀片电池,WLTP续航401km,2023年销量12万台,品牌认知度碾压凯翼。
长安糯玉米:售价9.49万起+CLTC续航301km,2023年销量15万台,设计更符合大众审美。
问界M5 EV:华为DriveONE电驱+鸿蒙车机,售价25.98万起,2023年销量3万台,智能化体验吊打燃油车。
未来展望
五粮液若想破局,需解决三大难题:
技术自主:投入研发固态电池、800V高压平台,摆脱供应商依赖;
品牌重塑:建立独立汽车销售网络,与白酒业务切割避免认知混淆;
质量管控:引入丰田TNGA品控体系,将故障率从当前行业平均水平的2.3倍降至1.5倍以下。
结尾
各位老铁,9万块买个带“酒杯”车标的电动车,你是图性价比,还是图品牌梗?评论区聊聊,你选凯翼还是比亚迪?
(转自:什么什么闲聊)